与公司签订合同后对条款发生歧义该怎么处理?
我和一家公司签了合同,签完后发现合同里有个条款,我和公司理解的意思不一样。我担心这会影响后续合作,不知道遇到这种合同条款有歧义的情况该怎么解决,想了解下具体的处理办法。
展开


当与公司签订合同后对条款发生歧义时,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和方法来处理。 首先,我们要明白合同解释的基本概念。合同解释就是当合同条款不清楚或者有不同理解时,对合同内容进行分析和说明,从而确定各方真实的意思。《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六条规定,当事人对合同条款的理解有争议的,应当依据本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确定争议条款的含义。 第一步是进行友好协商。这是最温和也是最优先考虑的方式。你可以和公司心平气和地坐下来,把自己对条款的理解说清楚,同时也认真倾听公司的看法。通过交流,有可能双方会达成一致的理解。因为大家签订合同的目的是为了合作,友好协商能够避免矛盾激化,维护合作关系。 如果协商无法解决,就可以考虑按照合同所使用的词句、合同的有关条款、合同的目的、交易习惯以及诚实信用原则,确定该条款的真实意思。这在《民法典》里是有明确规定的。比如,从合同使用的词句来看,如果条款里的某个词语有多种含义,就要结合上下文来判断它最合理的意思。 还可以参考交易习惯。在你们这个行业里,类似的合同通常是怎么理解和执行这个条款的,这也能作为判断的依据。比如在一些商业合作中,对于付款时间的规定,行业内可能有比较通用的做法。 如果以上方法都行不通,那么可以寻求中立的第三方来帮忙。比如找专业的律师,律师有丰富的法律知识和经验,能够从法律角度对条款进行解读。也可以申请仲裁或者向法院提起诉讼。仲裁机构和法院会依据法律和相关证据,对合同条款的歧义做出公正的裁决。在这个过程中,双方都要提供相关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总之,遇到合同条款歧义不要慌张,按照合理的方式去处理,维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