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的行为该如何处理?
当遇到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的行为时,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来处理。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虚假宣传。虚假宣传是指经营者利用广告或其他方法,对商品或服务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这种行为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财产损害的,应当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承担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者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如果商家的虚假宣传行为给消费者造成了财产损失,消费者有权要求商家进行相应的赔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这意味着,如果商家的虚假宣传构成欺诈,消费者可以获得三倍赔偿,最低五百元。
从行政责任方面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条规定,经营者违反本法第八条规定对其商品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或者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的,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二十 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所以,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有权对进行虚假宣传的商家进行行政处罚。
消费者遇到虚假宣传误导消费的情况,可以先与商家协商解决。若协商不成,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或其他依法成立的调解组织请求调解,也可以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还可以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甚至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被销售忽悠交了定金该怎么办?
债务人可以委托第三方支付债务吗
起诉离婚立案后法院多久会安排开庭?
孩子在农村公路过马路时被车撞,责任该如何划分?
临时辞职需要赔偿多少钱?
为什么还款后才可领取失业金?
开车提前进入代转车道有可能不会扣分吗?
失业金是由什么部门发放的?
职业年金领取年限有什么规定?
在赌场卖香烟会构成什么罪?
个税申请赡养父母是否可以只有一个人申请?
怎样查询异地社保缴费情况?
无期徒刑最高判刑多少年以上?
如果离婚孩子判给女方,男方承担抚养费到什么时候?
上门殴打同学是否违法?
被电动车撞成轻微伤的判刑标准是什么?
强奸未成年人如何判刑,强奸罪该怎么认定?
行政诉讼案件简易程序裁判及送达是怎样的?
交通事故车损赔偿太低,定损有争议能否找第三方?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