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的行为该如何处理?
当遇到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的行为时,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来处理。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虚假宣传。虚假宣传是指经营者利用广告或其他方法,对商品或服务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这种行为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财产损害的,应当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承担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者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如果商家的虚假宣传行为给消费者造成了财产损失,消费者有权要求商家进行相应的赔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这意味着,如果商家的虚假宣传构成欺诈,消费者可以获得三倍赔偿,最低五百元。
从行政责任方面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条规定,经营者违反本法第八条规定对其商品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或者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的,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二十 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所以,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有权对进行虚假宣传的商家进行行政处罚。
消费者遇到虚假宣传误导消费的情况,可以先与商家协商解决。若协商不成,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或其他依法成立的调解组织请求调解,也可以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还可以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甚至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7个最新问题
酒后逃逸第二天交警会怎么处理?
网络诈骗已经报警且对方账户冻结后,我能把钱转回去吗?
什么情况下员工能够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
休产假时给公户转的钱是否要给个人?
正当法律程序原则是什么意思?
刚结婚半年离婚彩礼是否退还?
中国海关入境物品最新规定是什么?
公安机关办理赌博违法案件在适用法律上有哪些问题?
拆迁没有房产证的房子如何赔偿?
父母独生子女费从什么时候开始领?
B站上那么多翻唱歌手是否构成侵权?
赌资银行卡被冻结,去解封会被抓吗?
婚后开销在离婚时怎么分割?
取保候审后需要做什么?
检察院复议后公安机关依然不服该怎么办?
经济犯罪的刑期最高是多少?
民法典中离婚时赠送财产该如何处理?
已为您展示了 17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