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承兑附条件、拒绝承兑时最后的持票人提示承兑该如何处理?

我手里有张票据,去提示承兑的时候,对方要么附条件承兑,要么直接拒绝承兑。我作为最后的持票人,不太清楚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办,是有什么法律途径可以维护自己权益吗?想了解下这方面法律是怎么规定的。
展开 view-more
  • #票据承兑
  • #拒绝承兑
  • #持票人权益
  • #票据追索权
  • #票据法律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探讨承兑附条件、拒绝承兑时最后的持票人提示承兑的相关问题前,我们先明确几个重要的法律概念。承兑是指汇票付款人承诺在汇票到期日支付汇票金额的票据行为。提示承兑则是指持票人向付款人出示汇票,并要求付款人承诺付款的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第四十三条规定,付款人承兑汇票,不得附有条件;承兑附有条件的,视为拒绝承兑。这意味着,如果付款人在承兑汇票时附加了条件,那么在法律上就等同于他拒绝了承兑。这是因为承兑应该是无条件的承诺付款,如果附加条件,就破坏了汇票的确定性和流通性,不利于保护持票人的权益。 当持票人提示承兑遭到拒绝,不管是明确的拒绝承兑,还是因附条件承兑被视为拒绝承兑,持票人都享有追索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第六十一条规定,汇票到期被拒绝付款的,持票人可以对背书人、出票人以及汇票的其他债务人行使追索权。汇票到期日前,有被拒绝承兑情形的,持票人也可以行使追索权。也就是说,持票人可以向其前手,包括背书人、出票人等相关债务人要求偿还汇票金额及相关费用。 持票人行使追索权时,应当提供被拒绝承兑或者被拒绝付款的有关证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第六十二条规定,持票人行使追索权时,应当提供被拒绝承兑或者被拒绝付款的有关证明。持票人提示承兑或者提示付款被拒绝的,承兑人或者付款人必须出具拒绝证明,或者出具退票理由书。未出具拒绝证明或者退票理由书的,应当承担由此产生的民事责任。如果承兑人或者付款人不出具拒绝证明,持票人可以通过其他合法途径取得相关证明,如公证机构的证明等,以保障自己能够顺利行使追索权。 此外,持票人还需要注意追索权的行使期限。《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第十七条规定了票据权利在一定期限内不行使而消灭的情形,持票人应当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行使追索权,否则可能会丧失该权利。 综上所述,当出现承兑附条件、拒绝承兑的情况时,最后的持票人要及时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行使追索权,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