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医疗事故的处理流程是怎样的?
我遇到了个小型医疗事故,不太清楚该怎么处理。医院那边也没给个明确说法,我很担心自己的权益得不到保障。想了解下小型医疗事故的处理流程是什么,按什么步骤来能更好地解决问题,维护自己的权益。
展开


小型医疗事故的处理流程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重要步骤: 首先是报告。当发生小型医疗事故后,医疗机构的相关人员,比如医生、护士等,要立即向本医疗机构的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报告。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三条规定,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发生或者发现医疗事故、可能引起医疗事故的医疗过失行为或者发生医疗事故争议的,应当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应当及时向本医疗机构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报告。 接着是调查核实与封存相关资料。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在接到报告后,要马上进行调查、核实情况,并且将有关情况如实向本医疗机构的负责人报告,同时向患者通报、解释。对于一些与事故有关的病历资料、实物等,要及时进行封存。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六条,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会诊意见、病程记录应当在医患双方在场的情况下封存和启封。封存的病历资料可以是复印件,由医疗机构保管。 然后是协商解决或者申请处理。医患双方可以就事故的赔偿等问题进行协商解决。如果双方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六条规定,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最后,如果是通过卫生行政部门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后,双方要按照协议执行;如果进入诉讼程序,就由人民法院依法进行审理和判决。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