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房买房注意事项中买房陷阱有哪些?


在购房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需要警惕的买房陷阱,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是虚假宣传陷阱。开发商为了吸引购房者,可能会进行夸大或虚假的宣传。比如,宣传中承诺小区会配备豪华的配套设施,像大型的游泳池、高端的健身房等,但实际交房时却不见踪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广告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误导消费者的,构成虚假广告。购房者遇到这种情况,可以依据该法律要求开发商承担相应的责任。 其次是产权陷阱。有些房屋可能存在产权不清晰的问题,比如房屋被抵押、查封等。如果购房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购买了这样的房子,可能会面临一系列的法律纠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所以购房者在买房前一定要仔细核实房屋产权情况,确保产权清晰。 再者是合同陷阱。开发商可能会在购房合同中设置一些不合理的条款,比如加重购房者的责任、减轻自己的义务等。例如,合同中规定购房者在某些情况下不能退房,即使房屋存在严重质量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九十六条规定,格式条款是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示对方注意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等与对方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按照对方的要求,对该条款予以说明。如果开发商没有尽到这些义务,购房者可以主张该条款无效。 还有面积陷阱。开发商可能会在房屋面积上做文章,比如实际交付的房屋面积与合同约定的面积不符。《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四条规定,出卖人交付使用的房屋套内建筑面积或者建筑面积与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面积不符,合同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处理;合同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面积误差比绝对值在3%以内(含3%),按照合同约定的价格据实结算,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的,不予支持;面积误差比绝对值超出3%,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的,应予支持。 最后是质量陷阱。房屋质量问题也是常见的陷阱之一。有些开发商为了降低成本,可能会使用劣质的建筑材料,导致房屋出现裂缝、漏水等质量问题。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四十条规定,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建设工程的最低保修期限为:屋面防水工程、有防水要求的卫生间、房间和外墙面的防渗漏,为5年;供热与供冷系统,为2个采暖期、供冷期;电气管线、给排水管道、设备安装和装修工程,为2年。其他项目的保修期限由发包方与承包方约定。建设工程的保修期,自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计算。购房者发现房屋质量问题后,可以要求开发商在保修期限内进行维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