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拆迁的补偿方式有哪些?
房屋拆迁补偿方式主要有货币补偿、产权置换以及货币补偿和产权置换相结合这三种。下面为您详细介绍:
货币补偿是指在房屋拆迁时,拆迁方按照相关规定,以货币形式对被拆迁房屋的所有人进行补偿。这种补偿方式能让被拆迁人自由支配资金,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新的居住场所或进行其他投资。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十九条规定,对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不得低于房屋征收决定公告之日被征收房屋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被征收房屋的价值,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按照房屋征收评估办法评估确定。也就是说,货币补偿的金额是根据被拆迁房屋的市场价值来确定的。
产权置换,也叫产权调换,是拆迁人用自己建造或购买的产权房屋与被拆迁房屋进行调换产权,并按拆迁房屋的评估价和调换房屋的市场价进行结算调换差价的行为。产权置换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异地安置,即由于开发商项目不涉及住宅或该地块容积率原因,不能进行回迁安置,只能选择在其他地块上新建安置房,再通过产权的增减尽量以等价价值做到产权置换。另一种是回迁安置,是指开发商拆迁重建项目能够完成回迁安置,通过产权置换比例完成回迁安置。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被征收人选择房屋产权调换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提供用于产权调换的房屋,并与被征收人计算、结清被征收房屋价值与用于产权调换房屋价值的差价。
货币补偿和产权置换相结合,就是拆迁方在对被拆迁人的房屋进行补偿时,一部分采用货币补偿,一部分采用产权置换。这种方式综合了货币补偿和产权置换的优点,能更好地满足被拆迁人的不同需求。在实际操作中,被拆迁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与拆迁方协商选择合适的补偿方式。比如,被拆迁人既想要一部分现金用于当前的生活开支,又希望有一套合适的安置房居住,就可以选择这种结合的补偿方式。
总之,在房屋拆迁过程中,被拆迁人要了解自己的合法权益,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补偿方式。如果对拆迁补偿有疑问或不满,可以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最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