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城管行政执法程序是如何规范的?


2024年城管行政执法程序规范是保障城管执法合法、公正、透明的重要依据,对于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和城市管理秩序意义重大。以下将详细介绍城管行政执法程序的规范要点。 首先是执法启动环节。城管执法通常源于检查发现、投诉举报、上级交办、其他部门移送等途径。当发现有涉嫌违反城市管理相关规定的行为时,执法人员应及时登记立案。根据《行政处罚法》规定,符合立案标准的,行政机关应当及时立案。这意味着城管部门在发现违法行为线索后,需初步审查,判断是否有违法事实、是否属于本部门管辖范围等,若满足立案条件,就应启动立案程序。 接着是调查取证阶段。执法人员在调查取证时,不得少于两人,并应当向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出示执法证件。这是为了保证执法行为的合法性和严肃性,让当事人知晓执法人员的身份和权限。执法人员可以通过询问当事人、证人,查阅、复制相关文件资料,进行现场检查、勘验,采取抽样取证等方式收集证据。在收集证据过程中,要遵循合法、全面、客观、公正的原则,保证证据的真实性和关联性。例如,在进行现场检查时,要制作检查笔录,记录检查的时间、地点、内容、发现的问题等,并由执法人员和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如果当事人拒绝签名或者盖章,执法人员应在笔录上注明情况。 然后是作出决定环节。调查终结后,城管部门要对调查结果进行审查。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作出如下决定:确有应受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的,根据情节轻重及具体情况,作出行政处罚决定;违法行为轻微,依法可以不予行政处罚的,不予行政处罚;违法事实不能成立的,不得给予行政处罚;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拟作出的行政处罚内容及事实、理由、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陈述、申辩、要求听证等权利。当事人提出陈述、申辩意见或者要求听证的,城管部门应当认真听取,并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进行复核。如果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城管部门应当采纳。 之后是送达处罚决定。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在宣告后当场交付当事人;当事人不在场的,城管部门应当在七日内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将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当事人。送达方式包括直接送达、留置送达、委托送达、邮寄送达、公告送达等。 最后是执行环节。当事人应当在行政处罚决定的期限内,予以履行。如果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但在复议或者诉讼期间,行政处罚不停止执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如果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城管部门可以采取加处罚款、拍卖查封、扣押的财物或者划拨冻结的存款、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等措施。 总之,2024年城管行政执法程序规范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从立案到执行各个环节都有明确的要求和标准,以确保执法行为合法、公正、合理,维护城市管理秩序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