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侵权二审法院如何处理?


在专利侵权案件进入二审后,法院会依据相关法律规定,按照一定的程序和原则进行处理。 首先,二审法院会对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查。这意味着,法院并不是对整个案件进行全面的重新审理,而是针对上诉人提出的上诉请求所涉及的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问题进行审查。不过,如果一审判决存在违反法定程序等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的情形,法院也会全面审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五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对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查。 在审理方式上,二审法院通常会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但经过阅卷、调查和询问当事人,对没有提出新的事实、证据或者理由,合议庭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的,可以不开庭审理。这体现了二审程序在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同时,也注重提高司法效率。 对于专利侵权案件的事实认定,二审法院会审查一审中已经查明的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充分。如果上诉人在二审中提出了新的证据,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审查和判断。新证据可能会对案件的事实认定产生影响,法院会综合考虑新证据的真实性、关联性和合法性。 在法律适用方面,二审法院会审查一审法院对专利侵权相关法律条文的理解和适用是否正确。专利侵权涉及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法院需要准确适用这些法律来判断侵权行为是否成立以及如何承担侵权责任。如果一审法院在法律适用上存在错误,二审法院会依法予以纠正。 二审法院在审理后会根据不同情况作出相应的判决。如果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以判决、裁定方式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裁定;如果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错误的,以判决、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销或者变更;如果原判决认定基本事实不清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者查清事实后改判;如果原判决遗漏当事人或者违法缺席判决等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原审人民法院对发回重审的案件作出判决后,当事人提起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不得再次发回重审。 总之,专利侵权二审法院的处理是一个严谨的司法过程,会在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基础上,依据事实和法律作出公正的判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