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嘱继承是怎样的?
我家里老人想立遗嘱来分配财产,我不太清楚遗嘱继承的具体规定。比如什么样的遗嘱是有效的,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有什么区别,继承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希望能得到专业的解答。
展开


遗嘱继承是指按照被继承人所立的合法有效的遗嘱来确定继承人及其继承遗产的种类、数额的一种继承方式。简单来说,就是被继承人通过立下遗嘱,在自己去世后,让指定的人按照遗嘱内容来接收自己的财产。 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不同。法定继承是在被继承人没有留下遗嘱的情况下,按照法律规定的继承人范围、继承顺序和遗产分配原则来处理遗产。而遗嘱继承则尊重被继承人的个人意愿,由被继承人自主决定将遗产留给谁。 那么什么样的遗嘱才是有效的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四条规定,自书遗嘱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第一千一百三十五条规定,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并由遗嘱人、代书人和其他见证人签名,注明年、月、日。此外,还有打印遗嘱、录音录像遗嘱、口头遗嘱等形式,每种遗嘱都有相应的法定形式要求。例如,打印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遗嘱人和见证人应当在遗嘱每一页签名,注明年、月、日。 在遗嘱继承过程中,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首先,遗嘱人必须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也就是说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愿,理解自己行为的后果。其次,遗嘱必须是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不能受到欺诈、胁迫等影响。如果遗嘱处分了他人的财产,那么这部分内容是无效的。 另外,如果存在多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这是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二条规定: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同时,遗嘱继承也不能剥夺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必要遗产份额。总之,遗嘱继承是一种重要的财产分配方式,在立遗嘱和继承过程中,都需要严格遵守法律规定,以确保遗嘱的有效性和继承的顺利进行。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