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机构怎样进行消费争议仲裁?


在了解仲裁机构如何进行消费争议仲裁之前,我们先明确一下消费争议仲裁的概念。消费争议仲裁是指消费者与经营者在发生消费争议后,根据双方自愿达成的仲裁协议,将争议提交给仲裁机构进行裁决的一种纠纷解决方式。 首先是仲裁的申请与受理阶段。当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争议后,双方如果在事前或事后达成了仲裁协议,消费者就可以向约定的仲裁机构提出仲裁申请。申请时,要提交仲裁申请书,其中应写明当事人的基本情况、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同时附上相关的证据材料。仲裁机构收到申请后,会对申请进行审查。如果符合受理条件,仲裁机构将在规定的时间内受理该案件,并通知双方当事人;如果不符合受理条件,也会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二十四条规定,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书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当事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当事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 接下来进入仲裁庭的组成环节。仲裁庭可以由三名仲裁员或者一名仲裁员组成。由三名仲裁员组成的,设首席仲裁员。当事人约定由三名仲裁员组成仲裁庭的,应当各自选定或者各自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一名仲裁员,第三名仲裁员由当事人共同选定或者共同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第三名仲裁员是首席仲裁员。当事人约定由一名仲裁员成立仲裁庭的,应当由当事人共同选定或者共同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仲裁员。若当事人没有在仲裁规则规定的期限内约定仲裁庭的组成方式或者选定仲裁员的,由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 然后是仲裁审理阶段。仲裁审理一般不公开进行,这是为了保护当事人的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在审理过程中,仲裁庭会听取双方当事人的陈述、辩论,并对证据进行审查核实。双方当事人需要按照仲裁庭的要求提供证据,以支持自己的主张。仲裁庭会根据查明的事实和相关法律规定,对争议进行公正的裁决。《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当事人应当对自己的主张提供证据。仲裁庭认为有必要收集的证据,可以自行收集。 最后是仲裁裁决的作出。仲裁庭在审理终结后,会根据多数仲裁员的意见作出裁决。裁决书应当写明仲裁请求、争议事实、裁决理由、裁决结果、仲裁费用的负担和裁决日期。当事人收到裁决书后,如果对裁决结果不服,在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度的情况下,一般不能再向法院起诉,但如果存在法定情形,可以向法院申请撤销仲裁裁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五十七条规定,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