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养纠纷是如何判决的?
我和孩子爸爸正在闹离婚,就孩子抚养权问题一直谈不拢,现在打算走法律程序。我想知道法院在审理抚养纠纷时,是依据什么来判决的呢?我很担心自己争取不到孩子的抚养权,想提前了解清楚这方面的法律规定。
展开


在法律上,抚养纠纷指的是因孩子抚养问题引发的争议,像夫妻离婚时就孩子抚养权归属、抚养费支付等方面产生的分歧。法院在判决抚养纠纷时,有一系列明确的规则和考量因素。 首先,对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这主要是考虑到这个阶段孩子对母亲生理和心理上的依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规定,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 已满两周岁的子女,如果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法院会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这里的“具体情况”包括双方的经济条件、生活环境、个人品德等。比如一方有稳定的收入、良好的居住条件,能够为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和教育资源,这在判决时会是重要的考量因素。同时,如果一方存在不良嗜好,如赌博、吸毒等,可能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法院一般不会将抚养权判给这一方。 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因为八周岁以上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和判断能力,他们能够表达自己更愿意和哪一方生活。这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所规定的,要充分保障孩子的合法权益和自主选择权。 此外,在抚养费方面,法院会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来确定。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可以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养费的,比例可以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无固定收入的,抚养费的数额可以依据当年总收入或者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