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是怎样规定的?
我家庭经济困难,想申请最低生活保障,但不太清楚这个标准是如何确定的。不知道是按家庭收入,还是有其他的考量因素。也不清楚不同地区的标准是不是一样,我很想了解一下具体的规定,好看看自己家符不符合条件。
展开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是指国家为了保障公民基本生活,对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政府公告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人口,给予一定现金资助,以保证该家庭成员基本生活所需的社会保障制度。 从法律依据来看,根据《社会救助暂行办法》,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按照当地居民生活必需的费用确定、公布,并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物价变动情况适时调整。也就是说,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等存在差异,所以各地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也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确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会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一方面是维持当地居民基本生活所必需的吃饭、穿衣、用水、用电等费用。例如,在一些物价水平较高的城市,食品、住房等生活成本相对较高,那么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也会相应提高。另一方面,还会参考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达地区通常能够提供相对较高的保障标准,以更好地保障困难群众的生活。 在实际操作中,民政部门会通过深入的社会调查、统计分析等方式来科学合理地制定和调整这一标准。同时,为了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还会定期对标准进行评估和调整,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如果你想了解具体某个地区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可以向当地的民政部门进行咨询。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