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名股东怎样才可以不承担责任?


挂名股东,简单来说就是在公司的工商登记等文件上显示为股东,但实际上并不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也不享有实际的股东权益。一般情况下,股东要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对于挂名股东而言,要想不承担责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要证明自己只是挂名股东,并非实际出资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第二十四条,有限责任公司的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订立合同,约定由实际出资人出资并享有投资权益,以名义出资人为名义股东,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对该合同效力发生争议的,如无法律规定的无效情形,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合同有效。所以,如果挂名股东与实际出资人之间有这样的协议,那么在证明自身只是挂名身份上就有了有力的依据。 其次,要确保自己没有参与公司的实际经营决策。如果挂名股东在公司的经营活动中,签署文件、参与决策等,就可能被认定为实际参与了公司事务,从而需要承担相应责任。所以挂名股东应避免在公司的重要文件上签字,不参与公司的经营决策会议等。 再者,要监督实际出资人按时足额履行出资义务。因为股东的主要义务之一就是出资,如果实际出资人没有履行出资义务,公司的债权人可能会要求挂名股东在未出资的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补充赔偿责任。依据上述司法解释第十三条,股东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公司或者其他股东请求其向公司依法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公司债权人请求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在未出资本息范围内对公司债务不能清偿的部分承担补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最后,如果发现公司存在违法违规行为,挂名股东应及时采取措施,如向公司提出书面异议,要求纠正违法行为,并留存相关证据。若情况严重,还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如向法院起诉,要求解除挂名股东身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