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民法典是如何对公共利益进行界定的?

我在处理一些和公共事务相关的事情时,涉及到了公共利益这个概念。不太清楚民法典里是怎么对公共利益进行界定的,比如在拆迁、征收等情况中,怎么判断是不是符合公共利益呢?想了解一下具体的界定标准和相关法律依据。
展开 view-more
  • #民法典
  • #公共利益
  • #法律界定
  • #征收补偿
  • #权益保障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我国,民法典虽然没有对公共利益给出一个明确的、具体的定义,但在一些相关的规定中有所涉及。公共利益,通俗来讲,就是涉及到社会全体成员或者大多数成员的共同利益,不是某一个人或者某一部分人的利益。 在民法典里,像第二百四十三条规定,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和组织、个人的房屋以及其他不动产。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应当依法及时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农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费用,并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生活,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征收组织、个人的房屋以及其他不动产,应当依法给予征收补偿,维护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征收个人住宅的,还应当保障被征收人的居住条件。 从这条规定可以看出,当涉及到征收等行为时,如果是基于公共利益,那么是被允许的,但同时也要保障被征收方的合法权益。不过,这里并没有明确列举哪些情况属于公共利益。在实践中,公共利益的范围通常包括国防和外交需要、由政府组织实施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由政府组织实施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环境和资源保护、防灾减灾、文物保护、社会福利、市政公用等公共事业需要等。 虽然民法典没有详细界定公共利益,但其他一些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对其有进一步的说明和细化。例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八条就列举了一些属于公共利益的具体情形,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去判断是否属于公共利益。总的来说,公共利益的界定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结合具体的法律规定、实际情况和社会普遍认知来综合判断。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