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清算执行是怎样的?
强制清算执行是指公司出现法定解散事由后,在自行清算无法进行或者存在显著障碍时,由法院依债权人、股东等利害关系人的申请,指定清算组对公司进行清算的法律程序。下面从概念、适用情形、流程、相关法律依据等方面详细阐述。
从概念上来说,强制清算本质上是一种司法清算,是在公司无法自行妥善完成清算事务时,借助司法权力来保障清算程序的公正、公平、有序进行,以维护公司、股东、债权人等各方的合法权益。
适用情形方面,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第七条规定,公司应当依照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在解散事由出现之日起十五日内成立清算组,开始自行清算。有下列情形之一,债权人、公司股东、董事或其他利害关系人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清算组进行清算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一)公司解散逾期不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的;(二)虽然成立清算组但故意拖延清算的;(三)违法清算可能严重损害债权人或者股东利益的。
强制清算的流程一般包括:首先是申请阶段,即符合条件的主体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出强制清算申请。法院在受理申请后,会对申请进行审查,如果认为符合强制清算条件,会裁定受理申请,并指定清算组。清算组接管公司财产、印章和账簿、文书等资料,全面清理公司的债权债务,处理与清算有关的公司未了结的业务,清缴所欠税款以及清算过程中产生的税款等。 在清理公司财产、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后,应当制定清算方案,并报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最后,公司财产在分别支付清算费用、职工的工资、社会保险费用和法定补偿金,缴纳所欠税款,清偿公司债务后的剩余财产,有限责任公司按照股东的出资比例分配,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清算结束后,清算组应当制作清算报告,报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并报送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注销公司登记,公告公司终止。
相关法律依据除了上述提到的公司法司法解释(二)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三条至第一百八十九条也对公司清算作出了基本规定,为强制清算执行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这些法律规定共同构建了强制清算执行的制度框架,保障了清算程序的依法进行和各方权益的平衡保护。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洗钱会被判几年?
判决书遗漏判项该怎么办?
从业资格证需要驾驶证满一定年限吗?
公司承担个人社保部分该如何做分录?
办假的产权证是否可行?
承兑贴现的利息在所得税汇算时算利息支出吗?
社保交了一年去上学了该怎么办?
注销银行卡需要带什么证件?
小微企业弥补亏损年限的最新规定是什么?
个体户是否需要办公章?
更换营业执照店名需要什么条件和材料?
政府对农村残疾人的养老保险补贴是怎样的?
离婚后申请低保需要什么条件?
签劳务合同被遣散有赔偿吗?
刑事上诉期间原判刑罚是否继续执行?
工伤导致肾坏死赔偿多少合适?
拖欠工资举报后多久能拿到工资?
离婚时有两个小孩该怎么分配?
施工反索赔的原因有哪些?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