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职务犯罪立案是否要有证据?
我怀疑有几个人存在共同职务犯罪的情况,想去报案让相关部门立案调查,但不清楚立案需不需要有证据。我目前掌握了一些线索,但不确定够不够。我想知道在共同职务犯罪中,立案到底要不要证据,要什么样的证据才符合立案标准。
展开


在共同职务犯罪中,立案是需要有证据的。所谓共同职务犯罪,简单来说,就是两个或以上的人,利用他们在职务上的便利,一起实施了违法犯罪的行为。而立案,则是司法机关开始对案件进行正式调查的一个重要环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这就意味着,要对共同职务犯罪进行立案,必须要有能证明存在犯罪事实的证据。 这里所说的证据,不需要达到能够完全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的程度,但至少要能够显示出有犯罪事实发生的可能性。比如,有证人目睹了犯罪嫌疑人利用职务便利进行了某些异常的操作;或者有相关的文件、账目等资料,显示出存在职务犯罪的迹象。这些证据可以是实物证据,像合同、账本、信件等;也可以是言词证据,比如证人的证言、犯罪嫌疑人的供述等。 司法机关在审查立案材料时,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一方面,要保证不会轻易放过任何可能的犯罪行为,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和法律的尊严;另一方面,也要避免随意立案,给无辜的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证据的存在对于共同职务犯罪的立案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没有一定的证据支持,司法机关很难认定存在犯罪事实,也就不会轻易立案。 总之,证据是共同职务犯罪立案的必要条件之一。当发现可能存在共同职务犯罪的情况时,应该尽可能收集相关的证据,以便司法机关能够及时、准确地进行立案和后续的调查工作。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