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拍卖起拍价是如何确定的?
我有套房子因为债务纠纷要被法院拍卖了,我想了解下法院确定拍卖起拍价的方式。我不清楚这起拍 价是随便定的,还是有相关规定。想知道具体依据什么来定起拍价,这样我心里也能有个底。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法院拍卖起拍价的确定是有明确法律规定和流程的,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需要对拍卖财产进行评估。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拍卖、变卖财产的规定》,人民法院在执行程序中对拟拍卖的财产,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评估机构进行价格评估。评估机构会根据财产的实际情况,如房产的位置、面积、使用情况,车辆的品牌、型号、行驶里程等,运用专业的评估方法来确定财产的价值。评估的目的是为了给拍卖起拍价提供一个相对客观的参考。
然后,根据评估价来确定起拍价。通常情况下,起拍价不得低于评估价或者市价的一定比例。根据上述规定,第一次拍卖时,不得低于评估价或者市价的百分之七十。例如,如果一套房产经过评估价值为100万元,那么第一次拍卖的起拍价最低不能低于70万元。
如果出现流拍的情况,再次拍卖时起拍价会相应降低。再次拍卖的起拍价降价幅度不得超过前次起拍价的百分之二十。比如第一次起拍价是70万元,流拍后第二次起拍价最低可以降到56万元。
此外,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果财产价值较低或者价值依照通常方法容易确定的,人民法院可以不进行评估,而是参照市价确定起拍价。这种情况主要是考虑到评估成本和效率等因素。比如一些价值相对较低且市场价格比较透明的物品,就可以不经过评估程序直接确定起拍价。
综上所述,法院拍卖起拍价的确定是遵循一定法律程序和规则的,其目的是为了保障拍卖的公平、公正,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最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