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是如何判定赠与还是借贷的?
我借给朋友一笔钱,没打借条。现在朋友说这钱是我赠与他的,不用还。我想走法律程序让他还钱,可又担心法院分不清这是赠与还是借贷。我就想知道法院一般会依据什么来判定这两者呢?
展开


在法律层面,赠与和借贷是两种不同的法律关系。赠与是赠与人把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的行为;借贷则是出借人把资金借给借款人,借款人到期需归还本金,可能还需支付利息的行为。 法院在判定是赠与还是借贷时,通常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量。首先是双方的意思表示。如果有书面协议,比如借条或者赠与合同,那协议内容会是重要的判断依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出借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间借贷诉讼时,应当提供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以及其他能够证明借贷法律关系存在的证据。要是没有书面协议,法院会结合聊天记录、录音等证据来判断双方当时对于款项性质的真实想法。 其次是款项的交付情况。包括款项的支付方式,是现金、转账还是其他方式;交付的时间和地点等细节。如果转账备注有‘借款’字样,一般会倾向认定为借贷关系。 再者是双方的关系和交易习惯。比如亲属之间,有可能存在较多的赠与情况;而朋友、商业伙伴之间,借贷的可能性更大。法院也会参考双方以往的交易模式来综合判断。 最后,款项的用途和后续行为也很关键。如果款项是用于特定的、需要偿还的事项,像买房、做生意资金周转等,更可能是借贷。若出借人后续有催款行为,借款人有还款承诺等,也能佐证借贷关系的存在。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