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财产离婚时法院会怎么判?
我最近打算离婚,和对方在财产分割上有分歧,不知道法院会怎么判。我们有一些共同财产,比如婚后买的房子、存的钱。我想知道法院在判决共同财产分割时,会考虑哪些因素,是会平均分配,还是会倾向某一方呢?想了解下具体的判定规则。
展开


离婚时,关于共同财产的判决,法院有着明确的规则。首先,法律规定夫妻共同财产分割遵循一定原则。《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表明,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这就是说,如果夫妻能商量好财产怎么分,法院尊重他们的决定。要是商量不拢,法院就会介入。 在实际判决中,会综合多种因素。如果有一方在照顾子女、照料老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方面付出较多义务,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另一方应当给予补偿,这是《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八条的规定。比如,一方多年来全身心照顾家庭、抚养孩子,而另一方主要精力放在工作上,那么照顾家庭多的一方在财产分割时可能会得到适当照顾。 若一方存在重大过错,像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等,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在分割财产时法院也会适当少分或者不分给有过错方。例如,一方长期对另一方实施家庭暴力,那么在财产分配上,法院可能会倾向于无过错的一方。 另外,财产的具体情况也很关键。对于价值较大的房产,如果双方都想要,可能会采取竞价补偿的方式,出价高的一方获得房产,给另一方相应的货币补偿。而且,要是一方故意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一方有重大疾病而另一方不愿意支付医疗费等情况,法院在判决时也会有所考量,可能判决挥霍方少分或者不分财产。 总之,法院判决共同财产分割,不是简单的平均分配,而是综合多方面因素,以达到公平公正,保护各方合法权益的目的。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