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医疗纠纷医生该如何处理?
我是一名医生,前不久和患者产生了医疗纠纷。患者对治疗结果不满意,情绪很激动,一直要求说法和赔偿。我有点慌,不知道该按照什么步骤和方法去处理这件事,想了解下在法律层面上,发生医疗纠纷后医生具体该如何处理。
展开


当发生医疗纠纷时,医生需要按照一定的流程和方法进行处理,以下是详细介绍: 首先是报告与封存资料。依据《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发生医疗纠纷后,医生应当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需及时向本医疗机构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报告。同时,对于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病历资料等,要及时进行封存和启封。封存的病历资料可以是原件,也可以是复制件,封存的资料由医疗机构保管。 其次是积极沟通。医生要以专业、负责的态度,与患者或者其近亲属进行沟通。耐心倾听他们的诉求和意见,对诊疗过程进行客观、详细的解释,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医疗情况和可能出现的结果。通过沟通,尝试消除误解,解决纠纷。 再者是调查分析。医疗机构会组织专业人员对医疗纠纷进行调查,医生要积极配合,如实提供相关情况。调查的目的是查明事实真相,分析事件的原因和性质,判断是否存在医疗过错以及过错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然后是参与调解或鉴定。如果患者提出调解要求,医生需要参与到调解过程中。调解可以由医患双方自行协商,也可以申请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若对医疗事故的争议较大,可能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或者医疗损害鉴定。医生要按照规定提供相关材料和陈述意见。 最后是处理结果执行。如果经过调查、调解或鉴定,确定医疗机构或医生存在责任,医生需要配合医疗机构执行相应的处理结果,如承担赔偿责任、接受行政处分等。同时,要从纠纷中吸取教训,改进医疗服务,避免类似纠纷再次发生。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