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破产职工如何获得补偿?


当企业破产时,职工可以获得相应的补偿,这是为了保障职工在企业破产这一特殊情况下的合法权益。以下为你详细介绍企业破产时职工补偿的相关内容。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职工补偿的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破产财产在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后,依照下列顺序清偿:(一)破产人所欠职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所欠的应当划入职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支付给职工的补偿金。这意味着,职工的工资、相关保险费用以及补偿金等都在补偿范围内。对于工资部分,是指职工在企业破产前正常劳动应得的报酬。医疗、伤残补助和抚恤费用则是针对职工在工作中可能出现的伤病情况给予的补助。而应当划入职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用,是保障职工未来养老和医疗的重要资金。补偿金的计算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这里的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如果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那么,职工该如何获得这些补偿呢?在企业进入破产程序后,管理人会对企业的资产和负债进行清理和核算。职工应及时向管理人申报自己的权益,提供相关的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等,以证明自己的工作年限、工资标准等情况。管理人在核实职工的申报后,会将职工的补偿列入破产财产分配方案。在破产财产分配时,按照法律规定的顺序进行清偿。如果破产财产不足以清偿所有的债务,职工的补偿也会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分配。总之,企业破产时职工的补偿是有法律保障的。职工要了解自己的权益,及时申报,以确保自己能够获得应有的补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