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账是如何炼成的?


外账通常是企业用于应对外部监管、税务申报等目的而编制的账目。不过需要强调的是,做外账如果是为了隐瞒收入、虚列支出等达到偷税漏税等非法目的,是严重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 从正常合规的角度来讲,外账的编制是基于真实的经济业务。首先,原始凭证的收集是基础。原始凭证就是企业各种经济活动的证据,比如发票、收据、合同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规定,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这意味着原始凭证必须真实、合法。 其次,进行记账凭证的编制。记账凭证是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按照经济业务事项的内容加以归类,并据以确定会计分录后所填制的会计凭证。将原始凭证上的信息转化为会计语言,记录到记账凭证上。 然后是登记账簿。包括总账、明细账等。总账是对企业全部经济业务进行总括分类登记的账簿,明细账则是对总账的进一步细化。通过登记账簿,能够系统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接着要进行成本核算。对于企业来说,准确核算成本至关重要。根据不同的行业和企业特点,采用合适的成本核算方法,如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等,计算出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最后,编制财务报表。常见的财务报表有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这些报表能够综合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企业需要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编制财务报表,并对外报送。 然而,如果企业通过做假外账来逃避纳税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或者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所以,企业和会计人员一定要遵守法律法规,确保外账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