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重犯会怎么判刑?


首先,我们先来明确一下什么是诈骗重犯。在法律语境里,诈骗重犯通常指的是因诈骗罪被判处一定刑罚,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规定期限内又犯诈骗罪的犯罪分子,这类人在法律上也被称为累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五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这里所说的“从重处罚”,就是在法定刑的幅度内,对犯罪分子适用相对较重的刑种或者相对较长的刑期。 关于诈骗罪的量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有明确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对于诈骗重犯的判刑,法院会综合考虑多个因素。一方面会看本次诈骗犯罪的具体情况,比如诈骗的金额大小、犯罪手段、造成的后果等。如果诈骗金额属于数额较大,按照一般情况可能会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这个幅度内量刑,但因为是重犯,就会在这个幅度内选择相对较重的刑罚。另一方面,也会考虑之前犯罪的情况,包括之前犯罪的性质、刑罚执行情况等。 在司法实践中,法官会根据法律规定和具体案件事实,遵循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对诈骗重犯做出公正合理的判决。比如,一个曾经因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的人,在刑满释放后的第四年又实施了诈骗行为,且这次诈骗数额巨大,那么他很可能会在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这个幅度内,被判处相对较长的刑期,同时还会并处罚金。所以,诈骗重犯的判刑是一个综合考量多方面因素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