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如何处理消费者投诉?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消费者投诉是有一套明确办法的,其目的在于规范处理程序,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明确投诉的受理范围。根据《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消费者投诉办法》的规定,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与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的,该部门应当受理。不过,不是所有的投诉都会被受理,比如不属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职责范围的;购买后商品超过保质期,被投诉人已不再负有违约责任的;已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组织调解的;消费者协会或者人民调解组织等其他组织已经调解或者正在处理的;法院、仲裁机构或者其他行政部门已经受理或者处理的;消费者知道或者应该知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超过一年的,或者消费者无法证实自己权益受到侵害的;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规章规定的等情况,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是不予受理或者终止受理的。 其次,关于投诉的提出。消费者可以通过电话、信函、传真、电子邮件和12315网站投诉平台等形式进行投诉。投诉时,要讲清楚投诉人的基本信息,如姓名、地址、电话号码等;被投诉人的基本信息,像名称、地址、电话等;投诉的具体内容,包括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日期、品名、牌号、规格、数量、价格、受损害的程度、与经营者交涉的情况及投诉人的要求等;并且要提供相关的证据,如购货凭证、服务单据等。 接着,是处理流程。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收到投诉后,会在七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对于符合规定的投诉予以受理,并告知投诉人;不符合规定的投诉不予受理,并告知投诉人不予受理的理由。对于受理的投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会在六十日内终结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终止调解。在调解过程中,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会要求经营者提供相关的证据和说明,也会对双方进行调查和询问,促使双方达成和解协议。 如果消费者对处理结果不满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解决,比如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等。总之,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消费者投诉是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消费者在遇到问题时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