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骗税是如何定罪的?


出口骗税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在我国法律中有明确的定罪和处罚规定。下面将详细介绍出口骗税定罪的相关内容。 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出口骗税。出口骗税,简单来说,就是一些企业或个人通过虚假的出口业务,骗取国家的出口退税款。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国家的税收利益,破坏了正常的经济秩序。 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四条规定,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数额较大的,构成骗取出口退税罪。这里的“数额较大”,根据相关司法解释,是指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五万元以上。 对于骗取出口退税罪的量刑,依据犯罪情节的严重程度,分为不同的档次。 如果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比如,骗取的出口退税款在五万元到五十万元之间,就属于数额较大的范畴。 要是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一般来说,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五十万元的,认定为“数额巨大”。这里的“其他严重情节”包括造成国家税款损失三十万元以上并且在第一审判决宣告前无法追回的;因骗取国家出口退税行为受过行政处罚,两年内又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等情况。 当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二百五十万元以上的,通常认定为“数额特别巨大”。“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包括造成国家税款损失一百五十万元以上并且在第一审判决宣告前无法追回的;因骗取国家出口退税行为受过行政处罚,两年内又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数额在一百五十万元以上的等情形。 此外,如果纳税人缴纳税款后,采取前款规定的欺骗方法,骗取所缴纳的税款的,依照刑法第二百零一条的规定定罪处罚,也就是按照逃税罪定罪处罚;骗取税款超过所缴纳的税款部分,则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即按照骗取出口退税罪定罪处罚。 总之,出口骗税是一种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会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企业和个人在出口业务中,一定要遵守法律法规,诚信经营,避免陷入法律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