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上互殴是如何认定的?
我和别人发生了冲突,双方都动了手,现在有人说这算互殴。我不太清楚法律上对于互殴到底是怎么认定的,是只要双方都动手就算互殴吗?还是有其他的条件和标准呢?想了解一下具体情况。
展开


在法律层面,互殴指的是双方在主观上都具有侵害对方的故意,并且客观上实施了互相侵害的行为。简单来讲,就是双方都有意去攻击对方,而不是一方单纯的防卫。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判断是否构成互殴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首先,主观故意是重要考量因素。如果双方都带着主动攻击对方的想法而动手,这就符合互殴中主观故意的条件。例如两人因为琐事发生口角,之后都气不过,不约而同地对对方发起攻击,这就可能被认定为主观上有互殴的故意。 其次,行为的互动性也很关键。互殴要求双方的攻击行为是相互的,你来我往。若一方停止攻击,而另一方仍继续实施侵害行为,此时停止攻击方的反击很可能被认定为正当防卫,而非互殴。比如甲先动手打了乙,乙还手后甲停止攻击,但乙却不依不饶继续殴打甲,这种情况下乙的后续行为就难以认定为和甲是互殴。 再者,还要看事件的起因和发展过程。如果是一方的挑衅行为引发了双方的冲突,但之后双方都积极参与到攻击对方的行为中,通常也会被认定为互殴。例如甲对乙进行言语挑衅,乙受不了动手,接着甲也还手,这种情况大概率会被认定为互殴。 总之,认定互殴不能仅仅依据双方是否都动手这一简单事实,而是要从主观故意、行为互动性以及事件的来龙去脉等多个方面综合判断。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