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诈骗金额是如何判定的?
我遭遇了网络诈骗,骗子通过各种手段骗了我不少钱。现在我想报警,但不清楚这些骗款在法律上是怎么认定为诈骗金额的。比如我给骗子转账的钱,还有一些因骗子诱导购买虚拟物品的花费,都算在诈骗金额里吗?我想知道网络诈骗金额的判定标准。
展开


网络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互联网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判定网络诈骗金额对于准确量刑、维护受害者权益至关重要。 关于网络诈骗金额的判定,在我国是有明确法律依据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各省级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具体来说,网络诈骗金额的判定是基于诈骗行为人实际骗取的财物价值。这里的财物包括货币、物品以及财产性利益等。例如,受害者直接转账给诈骗者的款项,这无疑会被计入诈骗金额。此外,如果诈骗者诱导受害者购买虚拟物品,这些虚拟物品若具有一定的财产价值,其花费也会算在诈骗金额内。 在司法实践中,判定诈骗金额需要综合多方面的证据。首先是受害者的陈述,详细说明被骗的过程和涉及的金额。其次是相关的转账记录、交易凭证等书证,这些可以直观地反映资金的流向和数额。还有电子数据,比如聊天记录、通话记录等,能够证明诈骗行为与金额之间的关联。 如果存在多次诈骗行为,一般会累计计算诈骗金额。但如果其中有部分金额已经被依法处理过,就不再重复计算。另外,如果诈骗行为造成了受害者其他经济损失,如为了挽回损失而支付的合理费用等,虽然通常不直接计入诈骗金额,但在量刑时可能会作为情节予以考虑。 总之,准确判定网络诈骗金额需要依据法律规定,并结合具体案件的证据情况。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