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中房产过户原值是如何认定的?
我最近打算把名下一套房产过户给家人,听说在过户过程中会涉及房产原值认定的问题。我不太清楚这个房产过户原值到底是怎么认定的,想了解一下在民法典的规定下,认定的标准和方法是什么,会不会影响过户手续和相关费用呢?
展开


在探讨民法典中房产过户原值如何认定之前,我们先明确一下什么是房产过户原值。房产过户原值,简单来说,就是这套房子在最初取得时所花费的成本。这对于后续房产交易、纳税等诸多环节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在计算转让住房所得时,可扣除房屋原值、转让住房过程中缴纳的税金及有关合理费用。而这里的房屋原值的确定,不同来源的房产有着不同的认定方式。 如果是购买的商品房,其房产原值一般是指购置该房屋时实际支付的房价款及交纳的相关税费。例如,你购买一套商品房,房价款是100万元,同时缴纳了契税3万元、维修基金2万元,那么这套房子的原值就是105万元。这一认定方式依据的是市场交易的实际情况,以真实的购房成本来确定原值。 对于自建住房,其原值为建造该房屋实际发生的建造费用及建造和取得产权时实际交纳的相关税费。比如,你自己花钱请施工队建造房屋,材料费用、人工费用等一共花费了80万元,在办理产权时缴纳了一些登记费用等共1万元,那么该自建住房的原值就是81万元。 通过继承、赠与取得的房产,其原值按发生受赠、继承前的购房原价确定。假设你通过继承得到一套房子,这套房子当初你父母购买时花了50万元,那么这套房子过户时的原值就是50万元。 在实际的房产过户操作中,准确认定房产原值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关系到纳税金额的计算,还可能影响到交易双方的利益。如果对房产原值认定存在争议,相关当事人可以提供有效的凭证来证明房产的实际取得成本。比如购房合同、发票、缴费凭证等。同时,税务机关等相关部门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审核和认定。总之,在民法典的框架下,房产过户原值的认定是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和操作标准的,以确保房产交易的公平、公正和合法。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