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带责任保证人应如何承担责任?


在探讨连带责任保证人如何承担责任之前,我们先明确一下连带责任保证的概念。连带责任保证是指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当债务人到期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既可以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要求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这意味着债权人拥有选择权,他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决定向谁主张权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八十八条规定,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保证人和债务人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为连带责任保证。连带责任保证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情形时,债权人可以请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请求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也就是说,一旦债务人不还钱,债权人无需先向债务人追讨,可以直接要求连带责任保证人承担责任。 关于承担责任的范围,一般来说,保证人的保证范围包括主债权及其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和实现债权的费用。但是,保证合同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这就要求在签订保证合同时,保证人要仔细查看合同条款,明确自己的保证范围。 在承担责任的方式上,当债权人要求连带责任保证人承担责任时,保证人通常需要以金钱给付的方式来履行债务。例如,如果债务人欠债权人10万元借款及相应利息,保证人可能就需要向债权人支付这10万元本金和利息。如果保证人拒绝承担责任,债权人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比如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判决后,若保证人仍不履行判决,债权人可以申请强制执行,法院有权采取多种强制执行措施,如查询、冻结、划拨保证人的银行存款,查封、扣押、拍卖保证人的财产等。 连带责任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后,有权在其承担保证责任的范围内向债务人追偿,享有债权人对债务人的权利,但是不得损害债权人的利益。这意味着保证人在替债务人偿还债务后,可以向债务人要求偿还自己已经支付的款项。 总之,连带责任保证人在保证关系中承担着较重的责任。在成为连带责任保证人之前,一定要充分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和可能面临的风险,谨慎做出决定。同时,在承担责任过程中,要遵循法律程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