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出借方怎样会构成刑事犯罪?

我是做出借业务的,一直以来都很小心谨慎,但最近听说有些出借方的行为可能会构成刑事犯罪。我想知道具体哪些情况会让出借方构成刑事犯罪,这样我在日常业务中就能避免这些风险,保障自己不触犯法律。
展开 view-more
  • #出借犯罪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出借方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可能会构成刑事犯罪。接下来我们详细探讨出借方构成刑事犯罪的几种常见情形。 首先是非法经营罪。非法经营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从事非法经营活动,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在借贷领域,如果出借方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擅自从事经常性的贷款业务,也就是以放贷为业,就可能构成非法经营罪。根据《关于办理非法放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违反国家规定,未经监管部门批准,或者超越经营范围,以营利为目的,经常性地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发放贷款,扰乱金融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四)项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这里的“经常性地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发放贷款”,是指2年内向不特定多人(包括单位和个人)以借款或其他名义出借资金10次以上。 其次是高利转贷罪。高利转贷罪是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行为。《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规定,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比如,出借方从银行贷款后,不用于原本的贷款用途,而是以更高的利息转贷给他人,获取利益,就可能构成此罪。 再者是诈骗罪。如果出借方在借贷过程中,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借款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就构成诈骗罪。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例如,出借方虚构自己的资金实力、还款能力等情况,诱使借款人签订借款合同并交付财物,然后将财物据为己有,就属于诈骗行为。 最后是催收非法债务罪。《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之一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催收高利放贷等产生的非法债务,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一)使用暴力、胁迫方法的;(二)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或者侵入他人住宅的;(三)恐吓、跟踪、骚扰他人的。如果出借方在催收债务时,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手段,就可能触犯此罪。 出借方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规范自己的借贷行为,避免陷入刑事犯罪的风险。在进行借贷活动时,要确保自己的行为合法合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