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微剐蹭逃逸后警察多久会通知?


在轻微剐蹭逃逸的情况下,关于警察多久会通知逃逸者并没有明确统一的时间规定。这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轻微剐蹭逃逸在法律上的界定。轻微剐蹭逃逸指的是在发生车辆间的轻微刮擦事故后,一方当事人为了逃避法律责任而逃离事故现场的行为。这种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根据该法第七十条规定,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在轻微剐蹭这类未造成人身伤亡的情况下,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不即行撤离现场的,应当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而逃逸行为明显违背了这些规定。 从调查流程来看,警察发现事故并展开调查的时间会有不同。如果事故现场有监控设备,且能清晰捕捉到逃逸车辆的信息,如车牌号、车辆特征等,警方可以快速获取关键线索,可能在较短时间内确定逃逸者身份并通知,比如几天内。但要是现场没有监控,或者监控画面不清晰,警方就需要通过走访周边群众、排查过往车辆等方式收集线索,这会耗费更多时间,通知时间可能就会延长到几周甚至更久。 此外,案件的复杂程度和警方的工作安排也会对通知时间产生影响。如果同一时期警方有大量其他紧急且复杂的案件需要处理,对轻微剐蹭逃逸案件的调查进度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而如果案件本身存在一些复杂因素,比如涉及多车、多地点等情况,调查难度增加,通知时间也会相应推迟。 总体而言,虽然没有确切的时间标准,但逃逸者应当认识到逃逸行为不可取。一旦被认定为逃逸,除了要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赔偿对方的车辆维修等损失外,还可能面临罚款、拘留等行政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所以,发生轻微剐蹭后,最好的做法是积极面对,主动与对方协商解决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