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分几个责任?


医疗事故的责任划分,对于明确医患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至关重要。下面为你详细介绍医疗事故责任的分类。 从责任程度上,根据《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医疗事故责任分为完全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和轻微责任。完全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完全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简单来说,就是患者出现的不良后果,完全是因为医院或医生的过错导致的,没有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医生在手术过程中,误将手术器械遗留在患者体内,从而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术后感染等情况,这种就属于完全责任。 主要责任是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也就是说,患者的不良后果大部分是由于医院或医生的过错引起,但也有一些其他不太重要的因素存在。例如,患者本身有一定的基础疾病,医生在治疗过程中存在用药不当的问题,导致病情恶化,而基础疾病只是起到了较小的影响,这种情况医生可能承担主要责任。 次要责任是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次要作用。这意味着患者出现不良后果的主要原因不是医院或医生的过错,而是其他因素,但医院或医生的过失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比如患者不听从医嘱,不按时服药,但医生在告知注意事项时不够详细,最终导致病情加重,医生可能承担次要责任。 轻微责任是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绝大部分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轻微作用。比如患者本身病情复杂且严重,医院在诊断过程中存在极小的失误,但这个失误对最终的损害后果影响非常小,这种情况下医院可能承担轻微责任。 此外,从法律性质上,医疗事故责任还可分为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民事责任主要是医院对患者进行经济赔偿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相关规定,医院的过错行为侵害了患者的人身权益,需要承担赔偿责任。行政责任方面,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卫生行政部门可对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给予警告、罚款、吊销执业许可证等行政处罚。而刑事责任,当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五条,构成医疗事故罪,将受到刑事处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