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刑需要经过几审才能执行?
我有个亲戚被判刑了,现在一审刚结束,但听说可能还有二审。我不太清楚判刑到底要经过几审才能执行,是一审判决后就可以执行,还是必须要二审之后才行呢?想了解一下这方面的法律规定。
展开


在我国的司法体系中,判刑后执行所需要经过的审级情况要根据具体情形来判断。 首先,我国实行的是两审终审制。这意味着一般情况下,一个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审判即告终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案件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在法定的上诉期内,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有权用书状或者口头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可以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中的附带民事诉讼部分,提出上诉。如果在上诉期内没有上诉、抗诉,那么一审判决在上诉期满后就会生效,进而进入执行程序。也就是说,这种情况下一审判决就可以执行。 然而,如果被告人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了上诉或者抗诉,案件就会进入二审程序。二审法院经过审理后作出的判决和裁定,就是终审的判决和裁定,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判决也就可以执行了。 此外,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就是死刑案件。不管被告人是否上诉,都必须经过复核程序。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死刑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的,应当由高级人民法院复核后,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高级人民法院不同意判处死刑的,可以提审或者发回重新审判。高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的,和判处死刑的第二审案件,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只有经过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的死刑判决才可以执行。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