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能分为几种?
我前段时间遭遇了一起交通事故,对交通事故的分类不太清楚。想了解下在法律层面上,交通事故一般能分成哪几种类型,不同类型有什么特点,这样能让我对自己遇到的事故有更清晰的认识。
展开


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在我国,根据不同的标准,交通事故可以有多种分类方式。 首先,根据事故造成的后果严重程度,交通事故可以分为轻微事故、一般事故、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轻微事故是指一次造成轻伤1至2人,或者财产损失机动车事故不足1000元,非机动车事故不足200元的事故。一般事故是指一次造成重伤1至2人,或者轻伤3人以上,或者财产损失不足3万元的事故。重大事故是指一次造成死亡1至2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财产损失3万元以上不足6万元的事故。特大事故则是指一次造成死亡3人以上,或者重伤11人以上,或者死亡1人,同时重伤8人以上,或者死亡2人,同时重伤5人以上,或者财产损失6万元以上的事故。这种分类依据主要是《关于修订道路交通事故等级划分标准的通知》。 其次,按照事故责任的不同,交通事故可分为机动车之间的事故、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的事故、机动车与行人之间的事故、非机动车之间的事故、非机动车与行人之间的事故等。这种分类有助于明确事故双方或多方的主体性质,从而在认定责任和适用法律时有所区分。比如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事故时,在责任认定和赔偿规则上,法律往往会对非机动车和行人给予一定的倾斜保护,依据的是《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关于不同主体在道路通行中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责任承担的规定。 另外,从事故发生的原因角度,交通事故还能分为主观原因造成的事故和客观原因造成的事故。主观原因是指当事人的主观故意或过失行为导致的事故,如超速行驶、酒后驾车、疲劳驾驶、违反交通信号等。客观原因是指由于道路条件、天气状况、车辆技术故障等非当事人主观意愿的因素引发的事故。明确事故原因对于认定责任和预防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