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露个人信息会罚多少钱?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个人信息的保护至关重要。泄露个人信息不仅侵犯了他人的隐私,还可能给他人带来诸多不便和潜在风险。那么,在我国法律中,泄露个人信息会面临怎样的罚款呢? 首先,《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对此有明确规定。根据该法第六十六条,违反本法规定处理个人信息,或者处理个人信息未履行本法规定的个人信息保护义务的,由履行个人信息保护职责的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对违法处理个人信息的应用程序,责令暂停或者终止提供服务;拒不改正的,并处一百万元以下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情节严重的,由省级以上履行个人信息保护职责的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五千万元以下或者上一年度营业额百分之五以下罚款,并可以责令暂停相关业务或者停业整顿、通报有关主管部门吊销相关业务许可或者吊销营业执照;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罚款,并可以决定禁止其在一定期限内担任相关企业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个人信息保护负责人。 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也涉及到个人信息泄露的处罚。该法第四十二条第六项规定,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如果发现个人信息被泄露,可以先收集相关证据,如聊天记录、短信、电话录音等,然后向相关部门,如公安机关、市场监管部门或者互联网信息管理部门等进行投诉举报。也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的方式,要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总之,我国法律对于泄露个人信息的行为制定了较为全面的处罚措施,旨在保护公民的个人信息安全和合法权益。当个人信息受到侵害时,要及时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