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事故交警如何划分责任?


在交通事故发生后,交警划分责任是一个严谨且有章可循的过程,下面为您详细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交通事故责任的概念。交通事故责任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行人、乘车人以及其他在道路上进行与交通有关活动的人员,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其他道路交通管理法规、规章或存在过错行为,造成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所应承担的责任。交警划分责任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这里所说的作用,就是指当事人的行为是否是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比如,一方车辆闯红灯直接撞上了正常行驶的车辆,那么闯红灯的行为就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该方在事故中所起的作用就较大。二是过错的严重程度。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过失则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在交通事故中,故意的过错通常比过失的过错更严重。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60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具体如下:(一)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例如,一方酒后驾车,在行驶过程中与其他车辆发生碰撞,那么酒后驾车的一方就要承担全部责任。(二)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比如,一辆车在变道时没有观察后方情况,另一辆车超速行驶,两车发生碰撞,那么变道车可能承担主要责任,超速车承担次要责任。(三)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例如,突然有行人横穿马路,车辆为了避让行人而与其他车辆发生碰撞,各方都没有违反交通规则,这种情况就属于交通意外事故,各方均无责任。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方无责任。交警划分责任的流程一般是这样的:1. 现场勘查:交警到达事故现场后,会对事故现场进行勘查,收集证据,包括现场的痕迹、车辆的位置、损坏情况等。2. 询问当事人和证人:交警会询问事故当事人和现场证人,了解事故发生的经过和相关情况。3. 检验鉴定:如果需要,交警会对车辆、酒精含量等进行检验鉴定,以确定事故发生的原因和当事人的责任。4. 责任认定:交警根据现场勘查、询问当事人和证人、检验鉴定等情况,综合判断当事人的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并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以下内容:(一)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车辆、道路和交通环境等基本情况;(二)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经过;(三)道路交通事故证据及事故形成原因的分析;(四)当事人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及责任或者意外原因;(五)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认定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名称和日期。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由办案民警签名或者盖章,加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专用章,分别送达当事人,并告知当事人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请复核、调解和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权利、期限。总之,交警划分责任是依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进行的,以确保事故责任的划分公平、公正、合理。






- 欠网贷11个月逾期了,该如何申请延期还款呢?
- 在债权债务纠纷中,债权人具体该如何起诉债务人呢?
- 父亲和儿媳结婚是否违法?
- 外嫁女户口在家能分得征地款吗
- 交通警察对转向灯使用有哪些规定?
- 生产注册商标需要多少钱?
- 不能违背妇女意愿在刑法里是第几条?
- 设立登记地址填错,核名需要改吗?
- 异地身份证丢失该如何补办?
- 没买保险工伤怎么赔偿?
- 撞人骨折赔偿18000不够且只有交强险怎么办?
- 集资诈骗罪与非法集资罪的区别是什么?
- 拒不执行法院判决的定义是什么?
- 民事侵权损害赔偿1亿是否合法?
- 破产管理人的选任有哪些规定和争点?
- 赔款收据及权益转让书能否作为保险合同终结的依据?
- 书面劳动合同签订需要注意什么?
大家都在问
- 欠网贷11个月逾期了,该如何申请延期还款呢?
- 在债权债务纠纷中,债权人具体该如何起诉债务人呢?
- 父亲和儿媳结婚是否违法?
- 外嫁女户口在家能分得征地款吗
- 交通警察对转向灯使用有哪些规定?
- 生产注册商标需要多少钱?
- 不能违背妇女意愿在刑法里是第几条?
- 设立登记地址填错,核名需要改吗?
- 异地身份证丢失该如何补办?
- 没买保险工伤怎么赔偿?
- 撞人骨折赔偿18000不够且只有交强险怎么办?
- 集资诈骗罪与非法集资罪的区别是什么?
- 拒不执行法院判决的定义是什么?
- 民事侵权损害赔偿1亿是否合法?
- 破产管理人的选任有哪些规定和争点?
- 赔款收据及权益转让书能否作为保险合同终结的依据?
- 书面劳动合同签订需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