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院对轻伤二级会怎样处理?


当案件涉及轻伤二级时,检察院会根据具体情况按照相应的法律程序进行处理。下面为你详细介绍: 首先,要明确轻伤二级在法律上的定义。根据《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轻伤是指使人肢体或者容貌损害,听觉、视觉或者其他器官功能部分障碍或者其他对于人身健康有中度伤害的损伤,分为轻伤一级和轻伤二级。轻伤二级意味着伤害程度处于一定的级别,会触发相应的法律程序。 检察院在处理轻伤二级案件时,第一步是审查是否符合起诉条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按照审判管辖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并将案卷材料、证据移送人民法院。也就是说,如果检察院经过审查,认为犯罪嫌疑人实施了导致他人轻伤二级的犯罪行为,且证据能够支持这一认定,同时该行为依法应当受到刑事处罚,那么就会向法院提起公诉。 然而,并不是所有轻伤二级案件都会被起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规定,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有本法第十六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在轻伤二级案件中,如果存在犯罪情节轻微的情况,比如犯罪嫌疑人是初犯、与被害人达成了和解协议并积极赔偿取得谅解等,检察院可能会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此外,在审查起诉过程中,检察院还会履行法律监督等职责。例如,监督侦查机关的侦查活动是否合法,如果发现侦查过程中存在违法取证等问题,会要求侦查机关进行纠正。同时,检察院也会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害人等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益,告知他们相应的权利和义务。 如果检察院决定起诉,案件会进入审判阶段。法院会根据事实和法律进行审理和判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对于轻伤二级的案件,如果构成故意伤害罪,法院通常会在这个量刑幅度内进行判决,但具体的判决结果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犯罪嫌疑人的认罪态度、是否积极赔偿等。 综上所述,检察院对轻伤二级案件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审查,决定是否起诉,同时履行法律监督等职责,整个处理过程都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和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