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对于非法集资是如何处置的?


非法集资是一种严重危害社会经济秩序和人民群众财产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下面将为您详细介绍国家对于非法集资的处置方式。首先,在行政层面,相关部门会采取一系列措施。根据《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处置非法集资牵头部门会对非法集资行为进行调查认定。一旦认定为非法集资,会责令非法集资人、非法集资协助人立即停止有关非法活动,并要求限期清退集资资金。如果逾期未清退,处置非法集资牵头部门可以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同时,对于非法集资的单位和个人,会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例如,对非法集资人处集资金额20%以上1倍以下的罚款;对非法集资协助人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其次,在刑事层面,非法集资可能会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相关罪名,如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对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在非法集资案件的处理过程中,对于集资参与人本金的清退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根据《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清退资金的来源包括:非法集资资金余额、非法集资资金的收益或者转换的其他资产及其收益、非法集资人及其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从非法集资中获得的经济利益、非法集资人隐匿、转移的非法集资资金或者相关资产、在非法集资中获得的广告费、代言费、代理费、好处费、返点费、佣金、提成等经济利益以及可以作为清退集资资金的其他资产。总之,国家对于非法集资采取了多方面的处置措施,旨在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保护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如果您遇到了非法集资的情况,建议及时向相关部门报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