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达起征点的增值税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我开了个小店,季度销售额没达到增值税起征点。之前没遇到过这种情况,不知道该怎么进行账务处理,比如分录该怎么做,税务申报又要注意些什么,希望能得到详细的解答。
展开


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增值税起征点的概念。增值税起征点是国家为了鼓励小规模经营等情况,规定的一个销售额界限,当销售额未达到这个界限时,无需缴纳增值税。 对于未达起征点的增值税账务处理,一般涉及到收入确认和增值税结转两个方面。当企业实现销售收入时,按照正常的销售业务进行账务处理。比如,销售货物取得收入10000元(不含税),增值税征收率为3%,则会计分录为:借:银行存款或应收账款 103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0 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 300 。这里把增值税先分离出来是按照正常销售业务的记账逻辑。 由于销售额未达起征点,根据相关规定无需缴纳增值税,那么就需要将“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进行结转。结转时的分录为:借: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 300 贷:营业外收入 300 。这里将免交的增值税计入营业外收入,是因为这部分相当于企业额外获得的收益。 在税务申报方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以及相关税收政策规定,小规模纳税人发生增值税应税销售行为,合计月销售额未超过10万元(以1个季度为1个纳税期的,季度销售额未超过30万元)的,免征增值税。在填写纳税申报表时,应将销售额填写在“免税销售额”相关栏次。 同时,企业要注意留存好相关的销售凭证等资料,以备税务机关核查。另外,不同地区可能在具体的申报流程和要求上存在一些细微差异,企业可以咨询当地的税务机关,确保账务处理和税务申报的合规性。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