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准确地核算建造合同?


准确核算建造合同对于建筑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它不仅影响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还关系到企业与客户之间的经济利益。以下为你详细介绍准确核算建造合同的方法和要点。 首先,我们要了解建造合同的概念。建造合同是指为建造一项或数项在设计、技术、功能、最终用途等方面密切相关的资产而订立的合同。它分为固定造价合同和成本加成合同。固定造价合同是指按照固定的合同价或固定单价确定工程价款的建造合同;成本加成合同则是指以合同约定或其他方式议定的成本为基础,加上该成本的一定比例或定额费用确定工程价款的建造合同。 接下来是核算的步骤和要点。第一步是识别合同。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规定,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才能将该合同进行会计处理:合同各方已批准该合同并承诺将履行各自义务;该合同明确了合同各方与所转让商品或提供劳务相关的权利和义务;该合同有明确的与所转让商品或提供劳务相关的支付条款;该合同具有商业实质,即履行该合同将改变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风险、时间分布或金额;企业因向客户转让商品或提供劳务而有权取得的对价很可能收回。 第二步是区分合同中的单项履约义务。如果建造合同中包含多项资产的建造,企业应当按照各单项履约义务所承诺商品或服务的单独售价的相对比例,将交易价格分摊至各单项履约义务。 第三步是确定交易价格。交易价格是指企业因向客户转让商品或提供劳务而预期有权收取的对价金额。对于固定造价合同,交易价格通常就是合同约定的固定金额;对于成本加成合同,交易价格则是成本加上按约定比例或定额计算的费用。企业在确定交易价格时,还应当考虑可变对价、合同中存在的重大融资成分、非现金对价以及应付客户对价等因素的影响。 第四步是履行履约义务时确认收入。企业应当在履行了合同中的履约义务,即在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控制权时确认收入。对于在某一时段内履行的履约义务,企业应当在该段时间内按照履约进度确认收入;对于在某一时点履行的履约义务,企业应当在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控制权时点确认收入。确定履约进度的方法有多种,如产出法和投入法。产出法是根据已转移给客户的商品对于客户的价值确定履约进度;投入法是根据企业为履行履约义务的投入确定履约进度。 最后是核算合同成本。合同成本包括从合同签订开始至合同完成止所发生的、与执行合同有关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直接费用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合同成本,间接费用应在资产负债表日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分摊计入合同成本。同时,企业应当注意,与合同履约成本和合同取得成本有关的资产,其账面价值高于下列两项的差额的,超出部分应当计提减值准备,并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企业因转让与该资产相关的商品预期能够取得的剩余对价;为转让该相关商品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 总之,准确核算建造合同需要企业严格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对合同进行识别、区分履约义务、确定交易价格、确认收入和核算成本,并充分考虑各种可能影响核算结果的因素。这样才能保证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