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延履行债务的违约金该怎么约定?
我最近签了一份合同,很担心对方会迟延履行债务,所以想了解下迟延履行债务的违约金具体该怎么约定才合理合法。既不想约定得过高被认定无效,也不想约定低了让自己权益受损,希望能得到专业的解答。
展开


迟延履行债务的违约金约定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关于约定的方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例如,双方可以明确约定,若一方迟延履行债务,需支付固定金额的违约金,如5万元;或者约定按照迟延履行造成损失的一定比例来计算违约金,如损失金额的20%。 其次,违约金数额的调整问题。若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若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这里的“过分高于”,一般是指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超过造成损失的百分之三十。例如,因迟延履行造成的实际损失是10万元,而约定的违约金是15万元,一般不会被认定为过高;但如果约定的违约金是50万元,就可能会被认定为过高,违约方可以请求适当减少。 再次,迟延履行违约金的性质。迟延履行违约金是典型的“惩罚性违约金”,而非“补偿性违约金”。这意味着即使违约行为没有给对方造成实际损失,违约方也需要按照约定支付违约金;如果造成了损失,除支付违约金外,还需要对全部损失进行赔偿。 最后,需要注意违约金与定金的关系。当事人在合同中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只能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不能同时主张。 总之,在约定迟延履行债务的违约金时,应当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保约定既能够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又符合法律的规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