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延履行责任具体是什么呢?
在一些合同或者法律义务履行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方没有按时履行的情况,不知道这种迟延履行在法律上是怎么认定的,需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是不是所有的迟延履行都会被追究责任,以及具体在什么情况下会承担迟延履行责任,希望能得到专业的解答。
展开


迟延履行责任,通俗来讲,就是当债务人或者被执行人没有按照约定或者法律规定的时间去履行自己的义务时,需要承担的一种法律责任。 从构成要件来看,首先得有合法有效的债务存在,比如签订了合法的合同,就产生了合同约定的债务。其次,这个债务得是能够实际履行的,不是那种客观上根本无法做到的事情。然后,在债务履行期限结束后,债务人没有履行债务,这里要注意不包括履行地点错误等瑕疵履行的情况。最后,债务人未能履行还不能有正当理由,像因为不可抗力等法定事由导致无法按时履行的,就不属于这里说的迟延履行。 在法律规定方面,《民法典》中有相关规定。比如《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规定,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或者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等情形下,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在民事诉讼中,如果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的,应当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总之,迟延履行责任是为了督促当事人按时履行义务,保障另一方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