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人迟延履行的效力究竟是怎样的呢?
最近在处理一些债务相关的事务,遇到了债务人迟延履行的情况。不太清楚这种情况下会产生哪些具体的效力,比如对债权人的权益有哪些影响,债务人又需要承担什么样的后果等,希望能得到专业的解答。
展开


债务人迟延履行会产生多方面的效力,具体如下: **债权人有权敦促与起诉**:若债务人未能按期偿还债务,债权人有权敦促其在合理时间内履约。若逾期仍未履行,债权人可依据法律诉至法院,请求判决其承担实际履行或采取补救措施等违约责任。 **债权人的代位求偿权**:当满足一定条件时,债权人可行使代位求偿权,即以自身名义行使债务权利。这些条件包括:债务人与他人间存在合法债权债务关系;债务人对第三方拥有到期债权;债务人怠于行使自身权利;债务人怠于行使权利导致债权人到期债权面临无法实现风险,债权人有保全债权之必要。法律依据是《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迟延履行具有直接性**:在执行过程中,对金钱给付义务的执行,执行人员可确定迟延履行利息数额,连同法律文书确定数额作为执行总标的直接强制执行;对于其他义务执行完毕后,对迟延履行金也可直接执行,其效力等同于法律文书所设定金钱给付义务的执行。 **迟延履行具有惩罚性**:被执行人拖延履行给付金钱义务,需承担相应惩罚后果。 **迟延履行具有弥补性**:迟延履行利息是对权利人因义务人拖延履行法律确定义务所遭受损失的一种弥补。 **迟延履行具有处分性**:法律规定被执行人拖延履行已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义务的,应支付迟延履行利息。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