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秘密该怎么约定?


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具有商业价值并经权利人采取相应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经营信息等商业信息。在商业活动中,约定商业秘密对于保护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下面为你详细介绍约定商业秘密的方法。 首先,明确商业秘密的范围。这是约定商业秘密的基础。企业需要将自身认为属于商业秘密的信息进行梳理,例如技术方案、设计图纸、客户名单、营销策略等。这些信息应具有秘密性、价值性和保密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规定,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具有商业价值并经权利人采取相应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经营信息等商业信息。在约定中,要尽可能详细地列举商业秘密的具体内容,避免模糊不清。 其次,确定保密措施。企业应采取合理的保密措施来保护商业秘密。这些措施可以包括与员工签订保密协议、限制访问权限、安装保密设备、进行保密培训等。保密协议是约定商业秘密的重要形式,协议中应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例如保密的期限、保密的方式、违约责任等。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犯商业秘密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五条规定,权利人为防止商业秘密泄露,在被诉侵权行为发生以前所采取的合理保密措施,人民法院应当认定权利人采取了相应保密措施。 再者,约定保密期限。保密期限是指保密义务人承担保密义务的时间范围。一般来说,保密期限可以根据商业秘密的性质、价值和市场情况等因素来确定。在保密期限内,保密义务人不得泄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商业秘密。保密期限届满后,保密义务人不再承担保密义务,但企业仍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保护商业秘密。 最后,明确违约责任。违约责任是指保密义务人违反保密协议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在约定违约责任时,要明确具体的赔偿方式和金额。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违约责任的约定可以起到威慑作用,促使保密义务人遵守保密协议。 总之,约定商业秘密需要企业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和规划。通过明确商业秘密的范围、确定保密措施、约定保密期限和明确违约责任等,可以有效地保护企业的商业秘密,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