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没有取得发票该如何入账?
我公司购买了一批固定资产,但是由于一些原因没有拿到发票。我想知道在这种情况下,该怎么进行入账操作呢?会不会有什么风险?我不太清楚相关的法律规定和财务处理办法,希望能得到专业的解答。
展开


在企业的财务处理中,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当固定资产没有取得发票时,入账问题需要分情况来处理。 首先,在会计核算方面,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的规定,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也就是说,即便没有取得发票,只要该固定资产确实是企业通过合法途径购买且已经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企业就应该按照实际发生的成本进行入账。企业可以根据购买合同、付款凭证、验收单等资料来确定固定资产的成本,并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相关科目。 然而,在税务处理上,没有发票可能会带来一些影响。根据《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证管理办法》,企业发生支出,应取得税前扣除凭证,作为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相关支出的依据。如果企业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期结束前仍未取得发票,那么该项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不过,如果企业能够提供其他外部凭证证明支出的真实性,如合同协议、支出依据、付款凭证等,也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被税务机关认可。 所以,当固定资产没有取得发票时,企业在会计上要按实际成本入账,但在税务处理上要谨慎对待,尽量在规定时间内取得发票,避免税务风险。同时,企业要保存好与固定资产购买相关的各类资料,以备税务机关检查。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