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流量表的会计应该如何分析?


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报表,对于会计人员来说,分析现金流量表是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重要手段。下面为你介绍现金流量表分析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首先是结构分析。结构分析主要包括流入结构、流出结构和流入流出比分析。流入结构分析是计算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占总现金流入的比重。例如,如果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占比高,说明企业的经营活动是现金的主要来源,企业经营状况较为稳定。流出结构分析则是计算各项现金流出占总现金流出的比重,了解现金的主要去向。流入流出比分析是用现金流入除以现金流出,比值大于1说明现金流入大于流出,企业的现金状况较好。 其次是偿债能力分析。通过现金流量表可以计算一些偿债能力指标。如现金流动负债比,它是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流动负债的比值,反映企业用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该比值越大,说明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再如现金债务总额比,是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负债总额的比值,体现企业用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偿还全部债务的能力。 盈利质量分析也是重要的一方面。盈利质量分析主要关注净利润与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的关系。如果净利润较高,但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较低,可能存在应收账款过多、存货积压等问题,盈利质量可能不高。通过分析销售现金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销售收入的比值),可以了解企业销售收入的收现情况,比值越高,说明销售收入的现金回收情况越好。 此外,还可以进行发展能力分析。通过观察企业不同时期现金流量的变化趋势,如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是否持续增长,投资活动现金流出是否合理等,来判断企业的发展潜力和可持续性。如果企业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不断增加,同时进行合理的投资,说明企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1号——现金流量表》,企业应当采用直接法列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并在附注中披露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信息。这为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和分析提供了规范和基础。在进行现金流量表分析时,会计人员要综合运用各种方法,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全面、准确地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