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型专利如何申报?


发明型专利的申报是一个较为严谨的过程,以下为您详细介绍申报的步骤及相关法律依据。 首先,要进行专利检索。这一步就像是在出发前先看看有没有人已经走过相同的路。申请人需要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数据库等渠道,检索是否已有相同或相近的发明。这样做能避免自己的发明已经被他人申请专利,浪费时间和精力。我国《专利法》规定,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应当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新颖性就是指该发明不属于现有技术,也没有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就同样的发明在申请日以前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或者公告的专利文件中。 接着,准备申请文件。申请发明型专利需要提交请求书、说明书及其摘要和权利要求书等文件。请求书就像是一份申请表,要写明发明的名称、发明人姓名、申请人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等事项。说明书要对发明作出清楚、完整的说明,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准;必要的时候,应当有附图。摘要是对发明的技术要点的简要说明。权利要求书则是以说明书为依据,清楚、简要地限定要求专利保护的范围。 然后,提交申请。申请人可以通过电子申请系统或者邮寄的方式将申请文件提交给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知识产权局收到申请文件后,会进行初步审查。初步审查主要是审查申请文件是否符合形式要求,比如文件是否齐全、格式是否正确等。如果存在形式问题,会通知申请人进行补正。 初步审查合格后,就进入实质审查阶段。实质审查是对发明的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进行全面审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检索现有技术,对发明进行评估。申请人在实质审查阶段可能需要根据审查员的意见进行答辩和修改申请文件。 最后,如果经过实质审查,发明符合专利法规定的授予专利权的条件,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作出授予发明专利权的决定,发给发明专利证书,同时予以登记和公告。发明专利权自公告之日起生效。 总之,发明型专利的申报需要申请人仔细准备、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流程进行,以确保自己的发明能够获得有效的专利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