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申请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是指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行为。下面为您详细介绍申请该罪名的相关内容。 首先,要明确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条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规定,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这里的“数额较大”,在不同地区可能有不同标准,一般而言,拒不支付一名劳动者三个月以上的劳动报酬且数额在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的,或者拒不支付十名以上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且数额累计在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会被认定为数额较大。 然后是申请的流程。当遇到用人单位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情况时,不能直接去法院起诉该罪名,而是要先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包括各地的劳动监察大队等。劳动者需要携带本人身份证明、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等能够证明劳动关系和劳动报酬数额的材料,到劳动行政部门填写投诉登记表,详细说明用人单位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情况。 劳动行政部门在接到投诉后,会对该情况进行调查核实。如果发现用人单位确实存在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行为,会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责令支付的方式通常是下达《劳动保障监察限期改正指令书》等书面文件。 如果用人单位在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的期限内仍不支付劳动报酬,劳动行政部门会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公安机关会对案件进行立案侦查,收集相关证据,确定犯罪嫌疑人是否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最后,如果公安机关侦查终结,认为犯罪嫌疑人构成犯罪,会将案件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检察机关会根据公安机关移送的证据材料,决定是否向法院提起公诉。如果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法院会对案件进行审理,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判决。 在整个过程中,劳动者要注意保留好相关证据,如工资欠条、聊天记录、电话录音等,以便在需要时能够证明自己的权益。同时,要积极配合劳动行政部门、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的工作,提供必要的协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