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安置房怎么申请房产证?


拆迁安置房申请房产证是房屋所有权人获取合法权益的重要步骤。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其申请流程、所需材料以及相关法律依据。 首先,我们要了解拆迁安置房的概念。拆迁安置房是政府在进行城市道路建设和其他公共设施建设项目时,对被拆迁住户进行安置所建的房屋。一般来说,被拆迁人通过产权置换或购买等方式获得该房屋的居住权和所有权。 根据《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规定,不动产登记由不动产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不动产登记机构办理;直辖市、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可以确定本级不动产登记机构统一办理所属各区的不动产登记。这就明确了办理房产证的主体部门。 申请房产证的流程如下: 第一步,初始登记。开发商需要在交房后的一定时间内,将办理房产证所需的资料报送房地产管理部门,完成初始登记。这个时间通常在交房后的60日左右,具体可参照购房合同中的约定。 第二步,填写申请表。购房者需要到房地产管理部门领取并填写《房屋(地)所有权登记申请表》。填写时要确保信息准确无误。 第三步,拿测绘图(表)。测绘图是确定房屋面积的重要依据,购房者可以到开发商指定的房屋面积计量站申请并领取测绘表,也可以带身份证直接到开发商处领取,或者向登记部门申请对房屋面积进行测绘。 第四步,准备相关文件。需要准备的文件包括购房合同、房屋结算单、大房产证复印件等。填写好的申请表需要开发商审核并盖章。 第五步,缴纳公共维修基金、契税。这两项税费是办理房产证的必要费用,缴纳方式可以询问开发商或咨询当地房地产管理部门。 第六步,提交申请材料。将准备好的申请材料,如申请表、购房合同、身份证明、完税证明等,一并提交给不动产登记机构。 第七步,领取房产证。经过不动产登记机构审核通过后,购房者就可以领取房产证了。一般在提交申请后的一定工作日内可以领取,具体时间各地有所不同。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的具体办理流程和要求可能会有所差异。有的地方可能要求先办理土地使用证,再办理房产证;有的地方可能会对安置房的上市交易时间进行限制。因此,在办理之前,建议您详细咨询当地的不动产登记机构,以确保顺利办理房产证。 总之,拆迁安置房申请房产证需要按照一定的流程,准备好相关材料,并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这样才能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让自己的房屋拥有合法的产权证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