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买房时如何应对购房陷阱?

我最近打算买房,听说购房过程中有很多陷阱,像虚假宣传、合同猫腻啥的。我不太懂这些,就怕一不小心掉进陷阱里,遭受损失。想问问在买房时到底该怎么应对这些可能出现的购房陷阱呢?
展开 view-more
  • #购房陷阱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购房过程中,存在多种购房陷阱,了解应对方法能有效保障购房者的权益。 首先是虚假宣传陷阱。一些开发商为了吸引购房者,会对楼盘进行夸大或虚假的宣传,比如承诺配套设施却无法兑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广告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误导消费者的,构成虚假广告。购房者在面对这类陷阱时,要要求开发商将广告中的重要承诺写入购房合同。若开发商拒绝,那么这些宣传内容很可能存在问题,需要谨慎对待。此外,还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向周边居民了解情况等方式,核实宣传内容的真实性。 其次是合同陷阱。购房合同条款往往较为复杂,部分开发商可能会在合同中设置一些不合理的条款。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九十六条规定,格式条款是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对于格式条款,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购房者在签订合同前,一定要仔细阅读合同条款,特别是关于房屋面积、价格、交付时间、违约责任等重要内容。如果对某些条款不理解,应及时咨询专业人士。对于不合理的条款,可以与开发商协商修改。若开发商不同意修改,而购房者又认为该条款严重影响自身权益,那么可以考虑放弃购买该房屋。 再者是产权陷阱。有些房屋可能存在产权纠纷或者无法办理产权证书的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下列房地产,不得转让:(六)未依法登记领取权属证书的。购房者在购房前,要查看开发商的“五证”,即《国有土地使用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和《商品房销售(预售)许可证》。同时,还可以到当地的不动产登记机构查询房屋的产权情况,确保房屋产权清晰。 最后是定金陷阱。一些开发商会以认购、预订等方式向购房者收取定金,并规定如果购房者不签订购房合同,定金不予退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七条规定,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无权请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购房者在交付定金前,一定要明确定金的性质和退还条件,并签订书面协议。如果开发商存在违约行为,购房者有权要求双倍返还定金。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